2004年4月15日至2004年4月17日华东(宁)片教育部直属高校第三届审计工作研讨会在南京大学召开。本次会议共有来自13 所直属高校的35名代表参加。中国教育审计学会副会长、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施建军,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徐泽华,江苏省教育厅审计处处长邵金良同志到会并讲话。本次会议研讨的主题是如何加强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同时对与会高校提交的论文进行评选和研究下一届研讨会有关事宜。 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施建军同志在讲话中说,对本次会议在南京大学举办表示非常的欢迎,接着他简单介绍了南京大学的概况和近年来审计工作情况。他说,南京大学近年来在社会各界和兄弟院校的帮助下,围绕“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办学目标,坚持 “以学科建设为龙头、队伍建设为核心、条件建设为保障、管理创新为关键”的指导思想,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学校经济业务量和资金总量的成倍增长给南京大学内部审计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南京大学的党委行政都非常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审计工作取得成绩,使领导满意、群众满意、财会人员满意。在经济责任审计方面,施校长认为这是抑制腐败的控制器,对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也起到了很好的监督作用,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审计人员一定要坚持讲真话,切实发挥该项工作的作用。 江苏省教育厅审计处处长邵金良同志在会上简单介绍了江苏省准备建设教育强省的目标和江苏教育审计工作的开展情况,并准备在经济责任审计方面出台《江苏省教育系统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 在会上,各位代表紧紧围绕会议的中心议题畅所欲言,将各自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和感想进行充分交流。其主要意见是:随着近些年干部任用体制的进步,该项审计工作开展的审计环境已经向好的方面发展,在选拔任用干部时发挥了一定的监督作用,但审计工作一定要取得领导的重视和被审单位、被审个人的理解,赢取良好的审计环境,才能更好的完成审计任务;经济责任审计缺乏明确的审计依据,在预决算审计、工程审计、企业财务审计方面法律法规较完善、审计依据较明确,审计工作相对较好开展,但经济责任审计目前审计依据出台的政策还不完整、不充分,审计工作开展的困难较大;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在对个人的经济责任方面,设置多少个指标、什么指标为合适、不同的岗位是否应设有不同的评价指标,这些目前都还没有解决;审计报告的语言的规范化问题,目前经济责任审计报告还没有可供参考的示范文本,而这项工作对象较特殊,对于文字表达要求严谨,实际工作中审计人员感到实务操作难度大;这项工作中先离任后审计的情况普遍存在,使得审计结果的运用并不是很理想。 会上对与会高校提交的18篇论文进行评选。经过评委的充分讨论,评出获奖优秀论文6篇,其中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三名。 南京大学审计处 2004年4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