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教育审计年鉴 〔加强教育审计指导工作〕 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进一步规范财务管理,提高教育资金使用效益,切实做好2006年的各项审计工作,2006年4月6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2006教育审计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地全面贯彻2005年全国教育审计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审计,突出重点,加大事前、事中和效益审计力度。同时,要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建设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审计队伍,以创新为动力,开拓审计新领域,加强教育审计研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计划单列市的教育行政部门和部直属高校根据《通知》要求相继制定审计工作计划。 围绕中国教育审计制度建立20周年,财务司组织出版了《中国教育审计二十年》一书,总结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部直属高校近10年教育审计工作的成绩及经验,并对教育审计工作中遇到的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思考。 为提高审计人员素质,2006年,财务司指导中国教育审计学会先后举办了四期内审人员后续教育培训班,教育系统有600多名内审人员参加了学习。 〔完成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根据人事司委托,财务司先后完成了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大连理工大学校长、中国传媒大学校长、东南大学校长、兰州大学校长、南京大学校长、南开大学校长、长安大学校长、天津大学校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东北林业大学校长、合肥工业大学校长、西南交通大学校长、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及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任职期间经济责任审计15项。此外,根据国防军工委的委托,财务司完成国防军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审计 5项。 〔教育战线审计工作情况〕 2006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计划单列市的教育行政部门和部直属高校全面落实2005年全国教育审计工作会议精神,贯彻科学发展观,继续坚持教育审计“为防范学校经济风险服务、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服务、为解决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突出矛盾服务”的方针,加大教育内审工作力度,促进教育财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各部门、各单位注重建立健全内审工作规章制度,制定或修订各项内审制度5,516个,使教育内审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计划单列市的教育行政部门和部直属高校的教育内审机构围绕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中心任务积极开展工作。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35个省区市(含计划单列市)及部直属高校共完成财务收支审计、预算执行与决算审计、工程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企业经济效益审计、专项资金审计(包括《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面向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11工程”)等各项审计175296项,审计资金约4783.90亿元,查出管理不规范的资金66.25亿元;纠正违规金额5.52亿元;发现经济案件线索,移送纪检部门130件;在上述审计项目中有基建、修缮工程审计55298个项目,送审额704.69亿元,审减额79.92亿元,审减率达11.34%,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2006年,全国省级及地、市、县级教育部门和高校重视加强机构和队伍建设,建立内审机构1712个,配备内审人员19825名。各审计机构认真执行审计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加强审计队伍培训, 提高审计人员素质。根据审计工作开展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培训内容,如内部审计准则、审计技术与方法、预算执行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等。2006年,各地共有20372人次参加了审计培训。 全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积极开展教育审计理论研究。2006年,公开发表教育审计理论文章929篇,完成了《教育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研究》、《效益审计理念与实现途径》、《高校内部审计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高校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实践与理论研究》等科研课题。 撰稿 刘 宜 审稿 徐孝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