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教育审计年鉴
 

教育部指导内审工作情况

 

   为加强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教育部2001年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严格内部审计制度”。

  印发教育审计工作要点。年初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2001年教育审计工作要点》,要求各部门充分认识依法治教、加强内审工作的重要性。同时,还就加强对审计工作的领导;加大内审工作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审计人员素质;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健全内审制度等方面的工作进行了部署,并提出具体要求。各部门、各单位根据《工作要点》,结合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制定了年度教育审计工作计划,并在工作中认真进行实施。

  召开教育审计工作会议。3月,教育部财务司分别在长春、广州召开了全国教育系统审计工作会和教育部直属高校审计工作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部门和部直属高校审计机构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就2000年教育审计工作的经验、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进行了交流和讨论,明确了2001年的工作目标。

  对工程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开展情况进行检查。3月,教育部财务司组织人员对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切实做好责任审计工作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工程、修缮工程项目审计的通知》的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检查中了解到,部直属各高校结合本校实际,制定了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许多高校建立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系会议制度”,成立由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审计等部门组成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领导小组”,保证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顺利开展。同时,各高校都对工程审计作了规定,要求建设工程、修缮工程项目未经审计不得办理结算手续。各内审机构认真开展工程审计工作。通过审计,降低工程造价,节约工程投资;维护教育单位的合法权益;同时促进基建、修缮管理部门加强管理,堵塞漏洞。通过检查,促进了经济责任审计和工程审计工作规范、有效、深入地开展。

  组织对直属事业单位负责人离任经济责任审计。为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通知精神,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对直属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有关事项的通知》。根据年度审计工作计划,2001年,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完成了对科技发展中心、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和高等教育出版社3个单位的领导干部的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取得了一定经验,产生了较好的效果。

  加强审计人员培训与理论研讨工作。7月举办了教育系统审计处长学习班。邀请有关专家和教授讲授了“国家预算制度改革”、“内部控制理论”和“中国内审准则及业务公告(草案)”等。并组织高校审计人员编印了《高校经济活动案例选编》一书。该书选择近年来国家审计机关、教育内审机构和社会审计组织对高校审计的典型案例,并针对案例中的违纪、违规或违法事实进行了具体评析,对加强高校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以及内部审计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开展审计理论与实务课题研讨。组织内审人员对“内控制度审计”、“预算执行和决算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和“基建工程审计”等专项审计课题和审计基本理论开展研究,共收到各地和各校推荐的论文97篇,评选出优秀论文15篇。

 

部直属高校审计工作情况

 

   2001年,部直属高校均设置了内部审计机构,其中独立设置机构的学校有51所。内部审计人员有545名,其中专职审计人员有505名。2001年,部直属高校共完成审计任务21687项,其中:财务收支审计390项、预算执行与决算审计22项、基本建设审计1707项、修缮项目审计11339项、经济责任审计491项、经济效益审计25项、专项资金审计468项、其他项目审计5157项、委托社会审计2088项,审计金额约625亿多元;审计发现的各种有问题资金约17亿元,其中:账务处理不当约930亿元、损失浪费约093亿元、违纪违规约743亿元;已纠正违纪金额约193亿元;各种罚款约042万元;增收节支约151亿元。审计过程中涉及的经济案件105件,受处理人数29人,其中:移送司法机关处理7人、受党纪政纪处分22人。

  加强经济责任审计。一年来,各高校积极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取得了成效,积累了经验。浙江大学审计部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审计方法和步骤:一是向被审计人及所在单位宣传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的必要性,取得理解和支持;二是以多种形式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和被审计人履行职责的情况,确定审计重点;三是以财务收支审计为基础;四是客观公正地提出审计意见;五是向有关部门报告审计结果,提供详实、客观的审计信息;六是做好后续审计工作、确保审计意见和建议的落实。2001年,浙江大学共对15名校办企业负责人任期经济责任进行了审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复旦大学审计处2001年完成了多项处级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在审计过程中讲原则、重事实,讲证据、客观公正地作出审计评价。审计结论得到被审计单位和被审计人的认同。

  深入开展基建、修缮工程审计。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基本建设的投资不断加大,工程审计直接涉及高校基建投资的使用效益,是高校审计工作的重要内容。2001年,高校基建、修缮送审额约为6493亿元,审减额约为498亿元,审减率为767%(其中:自审项目送审额约为2252亿元,审减额约为135亿元,审减率为599%;委托项目送审额约为4241亿元,审减额约为363亿元,审减率为856%)。南开大学在工程审计的基础上制定了《南开大学基建工程、修缮工程和物资仪器设备采购招标管理暂行办法》,使审计关口前移,同时也加强了各职能部门之间积极配合,使得工程造价更加合理、工程质量不断提高。

  加强专项审计和审计调查。为确保高校经费使用的合理、合法,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各高校加强对专项资金的审计和审计调查。大连理工大学开展了对教育经费投入、管理和使用情况的审计和审计调查及对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的审计。在实施审计过程中,大胆尝试、开拓思路,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审计程序和办法??四个“相结合”:一是审计学校预算制度的实施与落实各分项管理制度相结合。二是上审、下查相结合。上审,是对学校财务预算执行情况与决算审计;下查,是对学校各项责任部门开展专项审计调查。三是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审计与审查银行账户相结合。四是预算执行情况期中审计和期末审计相结合。通过审计,既对学校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又对学校财务状况、发展潜力、资金使用效益进行分析评价,提出加强财务管理与学校宏观调控的建议。清华大学加强对“211工程”、“行动计划”等专项经费审计,保证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规范性,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使审计工作逐步制度化。2001年,部直属高校共制定各种内审制度262项。四川大学在原有16个文件的基础上,针对学校发展的需要与审计业务拓展的需要,又新出台了12个制度文件,在建章立制方面取得了成绩。北京林业大学作为一所新归属教育部的学校,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修缮工程项目审计的通知》的要求,积极制定有关制度4项。

 

教育战线审计工作情况

 

  截止2001年底,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级教育部门设置审计机构4968个,其中独立设置机构1034个。内审人员18116人(其中专职审计人员3360人)。一年来,共开展审计项目108399个(其中:财务收支审计30445个,预算执行与决算审计5689个,基本建设审计12131个,修缮项目审计26181个,经济责任审计7484个,经济效益审计4121个,专项资金审计3064个,其他项目审计7288个),审计资金总额1431亿多元,有问题资金约28亿元,已纠正违纪金额1084亿元,罚款175846万元,促进增收节支177亿元。发现经济案件线索391件,移送司法机关64件,涉案金额190亿元。移送司法机关处理人数69人,受党纪政纪处分321人。在基建、修缮38312个项目中,送审额1477亿多元,审减额137亿多元,审减率达1029%,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一、教育审计工作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内审制度不断健全。

 

  通过审计实践,许多领导认识到,内审工作对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加强内部管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各级领导为内审工作的开展积极创造条件,在内审机构设置、人员的配备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北京、上海、江苏、甘肃等省市教育部门都成立了独立的审计机构。北京市教委分管委领导带头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具体指导有关业务工作,市教委主任办公会还不定期地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审计工作。湖南省、青岛市等部门的各级教育部门领导,把内审工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在机构改革中,内审机构不但保留,人员还得到了加强。安徽省教育厅领导一贯重视内审工作,“一把手”分管审计,厅领导班子定期听取审计工作汇报,并在经费、办公场所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湖南省耒阳市教育局建立了三级审计网络,即耒阳市教育局审计股负责审计中心学区和直属学校,中心学区负责审计学区和乡镇直属学校,学区负责审计村小,审计面达100%。四川省县级教育三级内审模式也另具特色。县教委(教育局)一级的审计机构负责组织审计,乡(镇)教办或县区一级审计机构负责汇总审计,学校一级的审计、财务人员具体参与审计工作。集中审计和交叉审计相结合,即解决了审计力量不足,又解决了不便于同级审计的矛盾,从而拓宽了审计领域。

  各省市教育部门在抓机构设置的同时,积极搞好制度建设工作。据不完全统计,2001年,全国教育部门制定各种内审制度6982个。上海市教育部门在2001年制定各种内审制度57个;成都市修订制度79个;陕西省教育部门推行了审计目标管理责任制,审计质量双向承诺和复核制度,以健全内部监督机制,控制和防范审计风险,确保审计质量和效果;安徽省则于年底整理汇编了《教育审计法规汇编》一书,印发全省教育系统。

  各省市教育审计机构采取多种方式、多种途径,追求审计效益的最大化,并将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通过审计调查和对审计结果的分析研究,及时汇总上报领导,以引起各部门的重视。2001年间,各级教审部门提交审计调查报告6552篇。此外,各级教育审计部门为确保审计意见和审计决定的落实也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湖南省各级内审机构紧紧依靠单位领导的支持和帮助,采取了跟踪检查、定期反馈信息、上门听取被审单位的意见,帮助被审单位协调外部关系等种种措施和手段,确保审计意见和审计决定得到落实。

 

  二、围绕中心任务,积极开展审计工作。

 

  2001年,各省市教育审计机构积极参与本部门经济决策和管理工作,并主动配合教育中心任务,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审计活动,为规范教育部门的经济秩序、维护教育部门的经济利益,更好地发挥教育经费使用效益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四川省教育厅审计处开展了自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经济责任审计和财务收支审计工作。河北省教育厅审计处组织了高校互审工作,通过对10所高校和厅直属10个事业单位的审计,共查出各项违纪资金3051万元,促进了“收支两条线”工作的落实。山东省教育厅组织人员对高校2000年度收费和“三项基金”进行了审计和审计调查,及时纠正收支中发生的问题。甘肃省针对农村教育费附加征收率偏低、挤占挪用现象较严重等问题,加大审计力度,同时重视宣传工作,对提高征收率、加强管理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江苏省教育厅审计处组织完成了对49所省属高校、20所厅直管中专校经费收支情况的审计和审计调查,在审计和审计调查中对资金往来、大额存款及专项资金进行了认真审查,纠正并处理了作假帐、造假表、帐外设帐及“小金库”等问题。浙江省金华市教委在“阳光工程”中全面推行经济责任审计,增强干部依法履行职责的自觉性。

  一些省市教育审计机构在规范审计工作程序,创新内审工作方法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浙江省绍兴县教委审计室在广泛摸底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内控评审的理论,制定了切合实际的《绍兴县教育系统内控制度评审细则及评分标准》,通过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考核相结合的办法,2001年审计了50所学校,审计资金187亿元,发现并纠正了部分学校在财务管理和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三、加强队伍建设,积极开展理论研讨。

 

  各省市教育部门之所以能取得较好的审计工作成绩,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加强队伍建设,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人员队伍。江西省创造各种条件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使审计人员成为一专多能、掌握现代化审计手段的审计人员。全省330余名教育内审人员中,有254人参加了各种培训。山西省把教育内审机构改革及队伍建设当成一件大事来抓,聘用一些业务素质高,思想品德好的同志充实到审计队伍中,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审计人员少、任务多的矛盾。同时,进一步优化了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使之逐步趋于合理。上海市松江区教育局聘请40多位兼职内审人员,通过市审计局培训中心培训后,持证上岗,从而解决了审计任务重、人手少的矛盾。2001年,全国教育系统共举办审计培训班1127期,培训审计人员236万人,参加其他培训班074万人,促进了内审人员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提高。

  在抓好队伍建设的同时,各级教育审计机构还组织广大审计人员积极开展审计理论研讨。截止2001年底,全国教育系统审计机构科研立项35项,撰写论文1301篇,已公共发表385篇,在内审理论的探索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努力。

  目前,教育系统审计工作发展不平衡,仍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如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审计实效不理想、审计规章滞后、人少任务重等,但这些都是发展中的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内审工作必将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Copyright © 2007 中国教育经济信息网管理中心 
   京ICP备2024044276号-2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118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北京科技大学 邮编:100083 电话:010-62334008
Email:Ceesupport@cee.ust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