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教育审计年鉴
 

年度工作概况

 

    1993年,各级教育审计机构组织审计人员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在拓宽审计领域、改进审计方法等方面有新的尝试与突破。据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部门和36所委属高校统计,全年共审计31862个单位,审计覆盖面达677%。年审计总金额16542亿元,审出有问题金额271亿元,并及时做了处理,其中上缴和收回近8千万元;同时,提出审计建议14553条,促进被审单位建立和修订内控制度3916条。通过审计,维护了财经法纪,促进了增收节支,推动各单位加强了制度管理。

  1993年,教育审计工作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各级教育审计机构在抓好普遍审计的同时,加强了重点审计,围绕中心任务,选择那些对增收节支和提高效益有重要影响力的、为领导和群众所共同关注的、或具有正反典型意义的单位和项目,开展审计工作;二是不少教育审计机构在抓好财务收支审计的同时,积极开展效益审计(包括校办或部门办产业公司经济效益、项目投资使用效益、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和利用效益)、经济责任审计、基本建设和修缮工程项目审计、经营承包合同审计等等。贵州省遵义医学院审计部门积极开展对修缮和基建工程项目的审计,在实践中严把“工程量计算、取费标准、主材料调价及定额套用”四关,在1993年完成1项基建工程和12项修缮工程的审计,共节约开支211万元,占审计金额1157万元的1824%。重庆大学1993年共审核基建工程24项,核减金额10318万元。大连理工大学根据校办企业经营规模和范围不断增加、自主权不断扩大、企业法人更换等情况,积极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建立了“厂长、经理和主管财物的行政干部离任前,填报离任审计表”的制度。天津大学在审计1992年财务决算中,结合学校综合改革和财务管理的具体情况,重点审计了学校设备费和科技产业发展情况。该年学校经费总支出数比上年增长5568万元,而用于设备购置费的支出却减少699万元,但科技产业仍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针对这种情况,提出6项建议,得到校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南开大学审计处在对学校合资公司进行审计中,避免了75万元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审计工作会议

 

    1993年3月2至4日,国家教委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教育审计工作会议,传达贯彻国务院领导对审计工作的指示和全国审计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交流1992年审计工作经验;研究部署1993年教育审计工作任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教委、高教(教育)厅(局)和委属高等院校审计机构的负责同志参加会议。国家审计署副审计长罗进新出席会议开幕式并讲话,分析了1992年全国审计工作的形势和所取得的主要成就,阐述了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强化审计监督的重要性,并对教育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在会议结束时就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形势、教育审计工作的任务及加强教育审计工作的领导等作了报告。驻国家教委审计局局长高环作了题为《增强服务意识、强化审计观念》的会议总结。与会人员,就教育审计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今后主要任务等进行了分析,讨论修改了《1993年教育审计工作要点》,会后,由国家教委办公厅印发全国有关单位执行。

    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和委属高等院校认真贯彻会议的精神,根据《1993年教育审计工作要点》的要求,结合本部门、本单位的具体实际情况,制定了工作计划。

 

调研工作

 

    1993年驻委审计局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带有普遍性的重要问题,形成文件下发,进行指导。如一些单位和部门在机构改革中已经或准备撤并审计机构和不适当地减少审计人员的情况,审计局给委领导写了《关于教育审计机构和人员配备问题的请示》,经委领导同意委办公厅发文,许多省(区、市)及高校按照文件提出的要求,及时调整和充实了教育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

  为进一步强化审计监督工作,根据中央和审计署有关指示精神,通过调查研究,针对各地区实际情况,委审计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审计工作的几点意见》,要求各级教育审计部门深入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十四大精神,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宏观调控、开展反腐败斗争的部署,突出工作重点,强化审计监督职能。各级教育审计部门和高等院校审计机构依据《意见》的精神,从实际出发,确定重点项目,集中人力和时间进行审计或审计调查。许多省区市教育行政部门审计机构对教育经费能否全部到位;专项教育经费是否专款专用;严重拖欠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等问题进行了审计或审计调查,提出政策性意见或建议。

  审计局1993年还编发15期《教育审计简报》,沟通信息,交流经验。全国教育系统18个单位和个人被评为全国内审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后,《简报》及时选登了他们的事迹,推广了他们的经验。

  据30个省、区、市统计,1993年,共完成审计调查项目5279项。这些审计调查项目都是围绕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热点、难点和改革试点问题进行的,如教育费附加的征、管、用,教育行业的乱收费,中央专项补助款的管理和使用,校办产业公司的经营状况,公费医疗费用的超支,内控制度的建设等。通过审计调查,及时提出对策,为领导提供了决策的依据。清华大学对1992年以后成立的41家新企业进行不同重点的审计调查,了解到公司前期准备不充分,存在一哄而上的现象;公司经营产权不明确,资产没有界定;经营者的经济责任、目标不明确;财务基础工作薄弱,学校资产流失等等问题。及时写出调研报告,受到领导重视。华中理工大学积极开展对公司企业内控制度的审计调查,在对一个年创利100万元的学科级公司的内控制度进行描述、测试和评价的基础上,提出健全制度的建议,受到该公司的好评,学校还将审计调查报告印发校内各单位,促进了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不少地区继续开展了对教育费附加征、管、用情况的审计调查。吉林、广西、沈阳、宁波等省区市,通过广泛的审计调查,对如何确保教育事业发展有稳定的经费来源,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国家教委审计局的要求,组织力量对中央专项教育补助款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审计调查。通过调查发现,中央及地方财政的教育补助专款基本上做到了专款专用,为改善办学条件、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发现一些地区配套资金不落实、少数资金被截留挪用经商等问题。华东师范大学审计处针对学校后勤系统逐步向社会化,从单纯的服务型向经营服务型发展的情况,积极参与后勤改革承包项目的全过程,通过审计调查,加强学校制定校办企业利润上缴办法的执行,在校内综合改革中发挥了审计的作用。

 

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政治思想好、业务素质高的审计队伍,是强化审计监督、保证工作质量的关键。1993年驻国家教委审计局共举办3期新会计制度培训班、1期审计处长培训班、1期主管教育审计工作领导干部学习班。新会计制培训班,共有370多人参加,通过培训,会计更新了知识,适应了新旧财会制度接轨的变化。审计处长培训班,共有71人参加,分国内、国外(新加坡)两个阶段进行培训,开设了“财会工作改革和展望”、“中西方会计制度比较”及“新加坡会计管理与会计准则”、“审计制度与审计准则”等课程,通过培训,学员们开阔了视野,拓宽了知识面,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了新的认识,在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等方面学到了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省市教委、委属高校主管审计工作的领导干部学习班,有58人参加。由于学习内容针对性强,理论联系实际,使领导同志推动了审计基础知识和领导审计工作的主要方法,许多单位反映,这些领导同志回到单位后能以实际行动关心、支持审计工作,推动了审计工作的开展。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也分别组织了各种形式的学习班、培训班,据30个省(区、市)统计,共培训5429人次。湖南省教育系统全年共举办36期培训班,培训人员达1271人次;上海市高教局组织5期多层次、多类型的审计培训班。委属院校普遍派人参加了驻委审计局或所在地有关部门举办的各种学习班,有些学校还派人参加了“高级财务进修班”、“涉外经济行政管理研究生班”的学习。广大教育审计工作者还注重在工作实践中锻炼提高,边工作边学习研讨,如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在工作中积极开展计算机审计的研讨,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他们的研讨文章参加了审计署举办的审计系统应用计算机技术经验交流和技术研讨会。

 
  Copyright © 2007 中国教育经济信息网管理中心 
   京ICP备2024044276号-2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118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北京科技大学 邮编:100083 电话:010-62334008
Email:Ceesupport@cee.ust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