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规避财务舞弊,防范审计风险——对天际数字财务造假案例的分析 任芳 高欣 一、案例正文 (一)背景材料 天际数字于2014年12月12日挂牌新三板,主要从事建筑效果图的设计和制作、建筑动画动漫的设计和制作以及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服务等相关业务。在2017年4月28日天际数字首次披露2016年年报,将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改为标准无保留意见在年报中披露,该审计意见涉嫌伪造且经审计的财务报告不属实。 (二)天际数字擅改年报审计意见被强制降层 在过去两年里,天际数字进行了多次并购重组和投资,截止到2016年底,公司财务报告列示的商誉总额为1362万元,但对涉及并购的几家公司的商誉账面原值,天际数字未做任何减值准备。 此外,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对天际数字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是在2017年6月5日出具。那么,天际数字4月28日披露的年报中那一份“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涉嫌伪造,这意味着天际数字在三年内都都将与创新层无缘。 (三)天际数字被证监会出具警示函 该公司在2017年4月28日披露2016年年报时,所披露的审计报告未经主审会计师签字确认,未加盖审计机构印章,且年度报告中所披露的审计意见、审计报告号、财务数据与正式取得的审计报告相关信息不一致。2017年10月20日天际数字被证监会出具警示函。 (四)会计师事务所失职 从4月28日天际数字年报向公众披露,到6月5日瑞华以专项声明的形式强调审计结论,前后整整一个多月,期间公司还在这份审计报告的“掩护”下人选了创新层。经历了新三板重新调层这样的重大事件,为什么瑞华一直沉默不语?难道人场审计的人员没有看到公开披露的年报? (五)案例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瑞华只在6月5日出具了一份审计报告,天际数字4月28日披露的经审计的财务报告不属实; 2.瑞华的审计意见是“非标”,天际数字4月28日披露的年报“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涉嫌伪造; 3.天际数字年报向全社会公开披露,投资者依据年报做出判断并持续交易一个多月,瑞华均保持沉默,没有就年报的虚假问题向公众澄清。 二、案例分析 (一)会计信息披露不完全的原因: 1.天际数字对一笔商誉未进行减值准备 受执业环境的影响,社会上出现了弄虚作假、偷税漏税、以权谋私等一些违背诚信的不良现象,使得一些会计人员迫于单位领导胁迫,参与会计造假。 2.天际数字擅改年报审计意见,董事会及管理层的舞弊动机 面对我国日益复杂的经济环境,天际数字的经营风险不断加大。为了改善经营情况,出于外部形象、融资、获得国家资助等方面的动机,增加了用各种手段粉饰财务报表的可能性。 (二)天际数字内部审计失效的原因 1.长期以来,内审独立于业务运营而存在,内审在业务流程中应发挥的关键作用被忽视,从而造成内部审计与组织内控体系断裂,经营控制出现漏洞。 2.在中国,内部审计属于不能直接创造经济效益的从属部门,审计范围受限、审计检查力度及成果的利用大打折扣,内审形同虚设。 3.风险与机会是并存的,并存在博弈规律。对于天际数字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面前是选择利益还是执行制度的问题上,选择了经济利益。 4.对于我国来说,如果把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上升到了法律层面,那么天际数字就可能有效规避内部审计的失效问题。 (三)瑞华会计师事务所不作为失职原因: 1.商业利益的诱惑驱使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去迎合天际数字管理层的需要,使得注册会计师未能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轻易接受天际数字所做的解释,导致审计失败。 2.由于瑞华对天际数字经营状况不甚了解并且对天际数字管理层的陈述及声明给予过分的信赖,从而阻碍了瑞华注册会计师评估天际数字财务报表有无出现重大错误或舞弊的可能性。 3.瑞华注册会计师未能充分运用分析性复核程序,对天际数字重要的比率或趋势进行分析,了解天际数字的基本情况及变化原因。 4.会计师事务所的质量控制制度是非常重要的,质量管理是会计师事务所各项管理工作的核心。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管理不力,使得事务所品质不高,造成审计失败。 三、措施及建议 (一)针对会计造假的审计建议 1.改革现行会计管理体制,建立国家审计管理会计制度。在各级国家审计机关建立会计检察处,检查、评估会计信息质量,并对违反会计法规,编造虚假会计信息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依法进行处罚。 2.单位负责人要明确会计责任,不得以任何借口推卸责任,即使确实没有授意、指使、强迫会计人员造假,也应承担用人不当、管理不严之责,接受有关部门处理。 3.对不能诚信履职的注册会计师及其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严厉惩罚,通过加大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风险来防范虚假会计信息的生成和发布。 (二)防止内部审计失效的策略 1.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把内部审计与企业利益、与广大投资人利益的结合,加强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职能作用。 2.“有位才有为”,只有赋予内审相应的权利和地位,才能撑起内部审计应有的责任,产生应有的影响力。 3.内部审计理论创新势在必行,审计工作要从介入型转向内在融入性。将内部审计职能融人到组织过程的方方面面,同时审计成果的有效利用,是实现内部审计职能作用的必要途径,也是防止审计职 能失效的重要因素。 (三)会计师事务所避免审计失败的对策 1.健全审计收费制度,一旦发现未完全遵守审计准则的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给予重罚,使其造假成本远远大于造假收益。 2.完善CPA民事赔偿制度,加大法律的威慑力。对那些在执业中未勤勉尽责,甚至与上市公司合谋舞弊的注册会计师,面临声名狼藉,甚至倾家荡产的危险。 3.要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使其能掌握审计理论和方法,熟悉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了解与审计有关的法规制度以及其池审计标准,降低审计风险。 4.会计师事务所必须建立、健全一套严密、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促使注册会计师加强工作底稿的内部审核工作,对每个客户的审计底稿进行复核,保证审计质量。 5.建立和完善注册会计师责任险制度,帮助会计师事务所减少审计失败成本,提高其抵御风险的能力,同时也保护了委托人以及相关利害人员的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