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建设工程管理审计信息化建设研究———基于ARIS房结构模型 刘揽月 王策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大数据和信息网络得到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信息化审计成为审计创新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方法。相对于信息化水平较高的财务审计来讲,建设工程管理审计的信息化建设大多还停留在数据采集和文本管理层面,数据加工处理方式也比较简单。本文从高校建设工程管理审计的业务流程出发,旨在研究涵盖建设工程全周期各阶段和各方面工作的集成信息系统框架,通过流程分析和信息建模,建立了基于ARIS房结构模型的高校建设工程管理审计信息化建设模型,并为高校建设工程管理审计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一个实施框架。 一、信息化建设对高校建设工程管理审计的意义 随着高校建设工程项目日渐增多,项目投资越 来越大,审计人员面临着从结构化数据到非结构化数据,从小数据到海量数据的挑战,电算化审计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变化。2016年,《教育部关于加强直属高校建设工程管理审计的意见(教财〔2016〕11号)》(以下简称《意见》)深化了对建设工程管理审计的认识,要求审计部门在对建设工程进行独立监督和评价之外,还需要对其业务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有效性进行确认。加快审计信息化建设则是实现建设工程管理审计确认活动的重要途径。此外, 《意见》提出高校要结合实际情况,有重点、有成效地开展建设工程管理审计全覆盖,审计长胡泽君曾提出,“加强信息化建设是实现审计全覆盖的必由之路”,《意见》对审计能力和审计方式提出了新要求,只有扎实有效地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才能推动审计工作科学发展,逐步实现审计全覆盖。 二、高校建设工程管理审计的ARIS房结构模型构建 1.ARIS房结构模型的搭建 目前,高校建设工程管理审计信息化建设主要有两个层次的发展,第一个层次是审计阶段手工录入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较简单的处理分析应用;第二个层次是从相关建设工程管理信息系统获取被审计建设工程的电子数据,从而开展计算机审计,但此类方式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数据采集,包括数据接口问题和数据标准化问题。本文从高校建设工程管理审计的业务流程出发,旨在研究涵盖建设工程全周期各阶段和各方面工作的基于过程的集成信息系统,实现用户电子数据与系统提供的标准数据之间建立数据映射,以期为高校建设工程管理审计信息化的建设提供一个实施框架。 集成信息系统结构(Architecture of Integrated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ARIS房结构模型”)是由德国萨尔大学的A.W.Scheer教授于1992年提出的一种基于过程的模型结构。ARIS房结构模型是目前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流程建模框架,其能够对业务流程概念进行准确描述和详细分析,也具备开放式的接口,为信息系统的建立提供了一个起点。 ARIS房结构模型由组织视图、数据视图、功能视图、控制视图以及产品/服务视图五个视图构成,能够比较全面的对业务活动的各个方面进行建模,其中组织、数据、功能以及产品/服务四个视图能够相对独立的发展,又相互关联,通过控制视图来描述四个视图的关系,将四个视图紧密地集成起来,实现统一管理,统一标准,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结合高校建设工程管理审计,本文构建了高校建设工程管理审计的ARIS房结构模型,详见图1。 图1.高校建设工程管理审计的ARIS房结构模型 
2.组织视图构架 审计信息化建设需要统一规划、统一组织和统一标准,ARIS房结构模型的“屋顶”,即组织视图,则是确定组织架构,由高校负责统一规划、组织以及统一标准,由各二级职能部门划分任务,各司其职。结合高校建设工程管理审计的实际工作情况,本文中的ARIS房结构模型的组织视图构架中涉及财务管理部门、工程招投标及合同管理部门、建设工程管理部门以及内部审计部门。 3.数据视图构架 工程审计数据仓库的建立是建设工程管理审计信息化开展的根基。通过对建设工程管理审计的需求分析,本研究中ARIS房结构模型的数据视图设计包括审计制度规范库、工程材料价格数据库、建设工程技术、经济文件数据库以及审计意见及整改反馈统计、分析数据库四个数据库。在系统运行过程中,数据视图需要通过“采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为建设工程管理审计管控流程,提供数据支持。 在数据视图模块运行过程中,审计制度规范库主要以文件形式存储,可按照发文时间、文件内容以及文件号进行查阅;工程材料价格数据库需要与市场价格采集信息平台、造价站的造价信息平台建立接口,直接采集材料价格数据,并且对以往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存储;建设工程技术、经济文件数据库数据采集来源于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投资立项及执行管理、招投标管理、合同管理、工程造价管理、废旧物资管理以及结算管理等,同时,在建设工程项目的后评估中要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审计意见及整改反馈统计、分析数据库则是一个实时更新数据的动态数据库,审计意见由内部审计部门发起,整改反馈信息则由建设工程管理相关部门提供,然后再返回内部审计部门进行复核确认,最后,在产品/服务视图按照标准格式直接生成审计报告、审计意见汇编以及审计整改报告。 4.产品/服务视图构架 产品/服务视图在高校建设工程管理审计的ARIS房结构模型中被设定为审计结果的可视窗口,包括对各建设工程的管理审计意见汇编,实时动态查询审计整改情况,以及积累、分析建设工程的技术和经济指标。一系列的建设工程数据和文件通过ARIS房结构模型中的标准流程,在各设置的数据采集环节被采集,通过标准化表格和文件的处理,形成了标准化的审计报告、审计整改情况报告以及建设工程技术和经济指标报表。 5.功能视图构架 功能视图也称目标图,主要以功能树的形式描述业务功能分解层次关系的配置信息。本研究中ARIS房结构模型的功能视图围绕建设工程管理审计的任务和目标展开,根据教育部对高校建设工程管理审计提出的新时代新要求,建设工程管理审计的任务和目标主要包括合理控制建设成本,完善建设工程管理,完善建设工程招投标及合同管理,促进完善内部控制以及促进廉政建设,同时,对各目标进行了分解、阐述。具体构架详见图2。 图2.基于高校建设工程管理审计目标的ARIS功能视图构架 
6.控制视图构架 审计信息化建设离不开标准规范的流程体系,控制视图是描述数据、功能和组织视图的连接,也是描述功能视图的实施途径。本研究中ARIS房结构模型的控制视图依据审计目标为指导,以审计工作流程为业务主线,贯穿建设工程全周期,明确了各阶段各职能部门的任务,并且在流程环节中采集数据,归集于数据视图模块中。具体流程图详见图3。 图3.基于建设工程管理审计业务流程的控制视图 
投资立项阶段,由建设管理部门编制项目立项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投资评审小组评审后,由建设管理部门按照教育部要求提起项目立项报批程序。项目立项批复后,由财务管理部门制定并录入项目预算。同时,由内部审计部门以立项的建设项目为单位,建立审计目标,并完成社会审计机构的委托管理程序。勘察设计阶段,由工程招投标及合同管理部门负责勘察和设计采购的招投标及合同签订工作;由建设管理部门组织勘察单位、设计单位对建设项目进行勘察和施工图设计;内部审计部门对勘察、设计的成果文件在系统上进行评价和确认,同时,围绕审计目标建立审计计划,对有多个工程合同的建设项目,应对每个单独签订合同的建设工程制定审计计划。招投标阶段,由建设管理部门针对建设项目拟定采购计划,并对每项采购工程编制招标清单和招标控制价;招投标及合同管理部门根据采购计划对每项采购工程编制招标文件;内部审计部门对招标文件、招标清单以及招标控制价进行审核,最后,由招投标及合同管理部门完成采购流程,并且签订合同。工程施工阶段,由建设管理部门组织隐蔽工程收方,编制工程进度付款申请资料,审核工程变更和材料核价等;内部审计部门根据每项建设工程的审计计划实施审计程序,财务管理部根据审计结果进行审核并付款。竣工结算阶段,由建设管理部门组织工程竣工验收并提交全套工程竣工结算资料,由内部审计部门完成建设工程的结算审核。财务管理部门对内部审计部门的审计结果进行审核并付款。此阶段,每项建设工程的审计程序执行完毕。项目决算阶段,各项建设工程竣工结算后,由财务管理部门对整个建设项目进行决算;由内部审计部门对建设项目决算进行审计,出具审计报告和审计意见,并对整改情况进行监督落实。 三、高校建设工程管理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关键要素 1.规范职能管理范畴,固化实际业务流程 以“双一流”建设的发展需求为导向,根据高校综合治理要求,梳理建设工程管理业务流程,建立健全建设工程管理制度,以规范相关职能部门的管理范畴,排除不相容岗位和冗长重复的业务流程。同时,根据各职能部门的管理范畴,结合高校建设工程管理实际情况,建立一套标准化业务流程,包括:项目预算审批流程、合同审批流程、变更签证审批流程、付款审批流程、材料核价审批流程等,以及对应各审批流程的权限分级管理,固化实际操作流程,为流程信息化鉴定基础。 2.建立岗位责任体系,促进标准化成果持续完善 完善建设工程管理内部控制体系,在流程管控中建立工程管理责任地图,对于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涉及的各职能部门和重要环节予以关注,并明确各事项的责任人。具体来说,对高校建设工程具体业务的专业决策由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工程审计部门则对业务活动的适当性和有效性进行确认和评价。本研究基于ARIS房结构模型的信息平台,通过建立岗位关联角色、角色关联流程、流程关联制度标准的动态关联机制,实现了高校建设工程管理审计协同机制的标准流程落地应用。为了保证建设工程各项业务动态关联机制的高效性,高校各相关职能部门需要进一步促进标准化成果持续完善。 3.建设全过程跟踪审计机制,实现五个视图协同管理 基于教育部对直属高校推进建设工程管理审计全覆盖的要求,本文中高校建设工程管理审计的ARIS房结构模型的构建视角是基于建设工程全寿命周期和各阶段的具体任务,包括建设工程的投资立项、勘察设计、施工准备、施工过程、竣工验收等各阶段的业务和管理活动,从而构建的动态流程管理和信息交流框架。因此,建立健全建设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机制,制定建设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实施细则,对ARIS房结构模型中五个视图的协同配合和管理具有指导性意义。 四、结语 本文探讨了ARIS房结构模型在高校建设工程管理审计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过程。通过ARIS房结构模型中的五个视图,描述了高校建设工程管理审计的目标分解、数据需求以及基于建设工程全周期的审计工作流程管理。基于ARIS房结构模型多视图、多层次、多关联的核心思想,将财务管理部门、建设管理部门、招投标及合同管理部门以及内部审计部门的信息建立关联关系,为各方信息的采集、自动整理和联合分析提供了基础。以期本研究的高校建设工程管理审计的ARIS房结构模型能为开发与优化高校建设工程管理审计信息系统的提供框架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