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如何利用中介机构力量做好内审工作南京市六合区教育局审计科 一、购买社会审计的必要性 十九大提出要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改革审计管理体制,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今年五月中央审计委员会主任习近平亲自主持召开了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落实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部署要求,加强全国审计工作统筹,优化审计资源配置,做到应审尽审、凡审必严、严肃问责,努力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更好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于今年三月一日起正式实施的新修订《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第八条规定:内部审计机构可以根据内部审计工作需要向社会购买审计服务。今年一月审计署发布的《加强内部审计工作业务指导和监督的意见》提出,要将被审计单位内部审计制度建立健全情况、内部审计工作开展情况以及质量效果等内容,纳入审计监督评价的范围,特别是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时,要将内部监督制约机制的建立健全和执行情况作为领导干部履职的内容进行评价,促进被审计单位按照规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加强内部审计工作,规范管理,防范风险,提质增效,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作用。今年一月南京市教育局出台了《南京市教育系统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办法》(试行),目的是为了指导和促进内审工作标准化和规范化,规范内审行为,提高内审质量。要实现内审工作规范化和标准化,提高审计质量,从审计项目的计划、授权、通知、公示、编制方案、审前调查、采集证据(座谈会、问卷调查、审核、观察、监盘、访谈、调查、函证、计算、分析程序等)、编制审计工作底稿(记录审计执行的过程、获取的审计证据、作出的审计结论,审计人员签名、日期,复核人员意见,索引编号和顺序编号)、形成结论、结果沟通、征求意见、审计报告、后续审计,直至审计材料归档,都需要付出诸多的人力、精力和时间。当前内部审计全覆盖任务日趋繁重,审计机关和上级管理部门对内审计工作检查监督的日趋严格,社会对内部审计关注度和期望值越来越高,在从严治党的大背景下,内部审计的责任在加大,所承担的风险也在加大,因此内审更需要较高的成本做支撑。而我局审计科配备的一名内审人员,只是教师职称,专业技术不对口,且年龄老化,确已无法适应事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因此我们必须做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顺应发展要求,充分调动审计资源形成合力,推动内审可持续发展,提高内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期新要求新任务,站在新的起点上,更好地服务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大局。 二、如何有效利用中介机构力量做好内审工作 (一)必须要选择合适的中介机构及专业人员。2018年我局内审可用经费10万元,参考兄弟区和区内其他部门的做法,我们采用了公开发包的方式选定有资质并愿意参与的中介机构。审计科拟定了区教育局2018年审计项目招标办法,经领导审阅修改后再经我局法律顾问审核,在六合教育信息网发布。但是招标公告经过两次发布,结果均已流标告终。我们分别向区审计局和市教育局求助,市局审计处向我们推荐了入库市局的九家中介机构名单。经接洽,我们选择了南京维施信会计师事务所作为此次我们购买社会服务的对象。我们对购买对象进行了服务内容的详细约定,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列出了拟委托中介机构审计的16个具体项目。二是规定了审计内容,包括核实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及被审计个人任职情况、审计截止期被审计单位资产负债净资产情况、审计被审计单位财务收支状况、测试被审计单位内部管理及内部控制情况等。三是约定了审计重点,包括审查内部监督制度的健全性完善性和有效性,审查资金来源的正确性和收入的完整性,审查各项支出的合规性和效益性,审查资产、财物管理的安全性等。此外对中介机构的工作纪律、联系方式等方面也进行了约定。经我局法律顾问审核后双方签订了业务合同书。 (二)要充分了解社会审计的特点。从2018年10月8日开始到2019年1月15日止历时3个多月,中介机构投入了2-3个组的人力开始了16个项目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从项目推进进度、与中介机构沟通协调、对中介机构适时监管以及群众反馈、问卷调查等各个方面综合评估,我们认为购买中介机构开展审计服务具有如下优点:独立性和公允性,提高了审计的执行力,扩大了审计业务覆盖面,缓解了审计任务重、力量相对不足的矛盾,强化了审计监督,提高了审计绩效。但是社会审计存在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其一是逐利性,中介机构是独立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担风险的组织,基本上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其二是松散性,人员编制流动性强、行业业务熟悉程度不够、审计深度不够、廉政建设不严明等。 (三)要加强对中介机构的业务指导与监管。针对中介机构审计存在的不足,我们有必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在组织管理方面,要监督审计人员是否具备专业胜任能力,是否全部及时到位,是否按规定的程序进行操作,是否按期完成工作量等。在审计质量方面,要检查审计方案是否详尽完善,是否按照审计方案要求开展工作,评价分析方法是否科学准确、是否与被审计单位充分沟通、查找问题是否真实准确、有代表性、对问题原因的分析是否深刻全面、有无提出加强管理提高效益的合理建议,是否按照规范要求出具审计报告等。在工作纪律方面,要对审计人员进行廉政教育,强化审计纪律,增强审计人员法纪观念和廉政意识,监督审计人员是否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是否认真负责、有无违反廉洁纪律、是否服从业务指导和管理等。在过程管理中,针对中介机构参审人员的工作态度、工作经验、责任心、个人性格等方面各有不同以及遇到问题时出现的消极应对、回避矛盾、查看资料不仔细不深入等现象,必须在审计过程中及时发现、沟通协调,强化指导和监督,对于不服从管理的人员,要及时向中介机构负责人反映情况。 三、进一步做好内部审计购买社会服务工作的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加强合同管理。为了防范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保护教育合法权益,必须采取公开招标方式,购买经国家相关部门批准依法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具有相应执业资质、能够独立承办相关审计业务的专业机构。可制定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审计管理办法。特别要加强合同订立环节的管理,合同内容须提出审计事项、内容、重点、时限、质量、人员、纪律等具体要求,便于规范参审中介机构及其人员的行为,明确各方责任、权利、义务,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规避审计风险。 (二)进一步加强化业务培训及交流。加强对中介机构开展内审项目尤其是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的业务指导,探索开展中介机构业务培训,实地考察及经验交流,不断提高中介人员业务素质,促进审计工作质量的提升。 (三)进一步加强考核管理。一方面建立起规范的中介年度考核评价体系,另一方面建立起社会中介诚信档案。把参审的社会中介纳入考核对象,对其审计质量、审计效率、审计成果、廉政建设进行量化测评打分,年终汇总录入诚信档案,为今后选用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购买社会中介机构参与内部审计,是解决审计任务与审计资源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通过对中介机构采取依法依规的招投标筛选、严格有序的过程管理、如实客观的后期评价,完全可以达到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目标。但是对中介机构的合作与管理不会总是一帆风顺,管理过程中可能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规范组织程序、优化组织方式、创新管理手段等方法,逐步探索和提高对参审中介机构的管理水平,这对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规范财经管理、提高教育资金使用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