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美贸易争端背景下的审计监督模式、行为和方法创新
 

试论中美贸易争端背景下的审计监督模式、行为和方法创新

徐杨

2018年,以美国对进口中国的商品加征关税为标志,中美之间爆发了大规模的贸易争端。中美贸易争端的产生,起源于明显的外在原因和深刻的内在本质,溯源于传统的意识形态和重塑的行为模式,根源于简单的路径传导和复杂的系统共振。贸易争端虽然对中国经济形成了冲击,但也对经济发展引起了反思和启示。笔者从中美贸易争端的外在表象和内在本质、意识形态和行为模式、路径传导和发展走向等三个维度,探寻中美贸易争端对我国经济发展结构、模式和方法的反思启示,探究经济发展对审计工作内容的需求,探索促进审计工作模式、行为标准和发展方式的不断完善。

一、从外在表象到内在本质,探寻经济发展“广度”,促进审计工作模式完善

(一)经济发展结构的“内外失衡”

中美贸易争端的起源,基于中美经济之间的巨额贸易逆差。中美贸易争端,外在表象是美国对贸易逆差的“数量”诉求,内在本质是美国对中国经济的“质量”压制。中美贸易争端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中国经济产业结构存在的部分弊端,如重基建工程产业的“外在”形象,轻集成电路产业的“内在”锻造;重GDP数字的“外部”统计,轻创新研发的“内功”修炼;重投入产出的“外生面子”工程,轻环境保护的“内部良心”工程。经济产业结构的“内外失衡”,造成经济体量“外体庞大”而质量“内在气虚”,也催生了“中兴通讯销售禁令”等事件的产生。

(二)经济发展的“内外兼修”需要审计监督

消费、出口和投资,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中美贸易争端下,出口受到打击,消费增速下滑,投资驱动也到了瓶颈期。中国经济要想摆脱困境,必须“内外兼修”,外练招式,内修气功,拓宽经济发展结构的“广度”。

一是坚持改革开放。要加大力度减税放权,减轻出口企业负担,保证出口份额;针对国内缺乏的高新技术产品和有利于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高质量商品,适度提高进口比例。需要审计进一步加强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监督,加大对政府简政放权的监督检查,重点关注对企业的不合理收费现象和减免企业税收的政策落实情况,帮助企业减轻负担。

二是坚持消费升级理念。近年来,我国出境游、海外代购的规模越来越大,证明群众对高品质的商品服务存在旺盛的消费需求。要对国内落后的生产动能予以出清,致力于商品服务的更新研发和升级换代,提高商品品质和服务质量。需要审计服务于消费升级理念,重点关注企业产业结构的优化、生产资料的更新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关注企业的产业转型发展和新旧动能转换情况。

三是坚持一带一路发展。要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作为指引,加大对外投资力度,增加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比重,打造新的陆上海上“丝绸之路”。需要审计进一步加强对企业境外投资的监督,重点关注境外投资资金资产资源的真实性、境外投资投入产出的成本效益情况以及境外投资的合规性和风险管理情况。

(三)促进审计工作模式的“内外融合”

经济产业结构的“内外失衡”,需要经济发展“内外兼修”过程中的审计监督,也需要审计工作模式的“内外融合”。

一是维护审计“外部监督”的权威性。习总书记指出,“各地区各部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积极主动支持配合审计工作,依法自觉接受审计监督,认真整改审计查出的问题。”审计监督的权威性体现在严格的求证、严密的逻辑、严实的证据、严谨的报告和严肃的纪律中。青年审计干部要发挥青年的敢想敢闯特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严格依法审计,提升审计质量,践行审计职责,维护审计权威。

二是强化审计“内部建设”的有效性。习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审计机关自身建设,以审计精神立身,以创新规范立业,以自身建设立信。”青年审计干部要按照胡审计长提出的“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创新创新再创新”要求,严格遵守政治纪律、职业纪律和廉政纪律要求,以信仰、信念、信用武装自己,以落实、务实、求实为工作方式,发扬青年审计理念、思维、行动的创新精神。

三是加强审计“内外融合”的协调性。习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青年审计干部要重视内部审计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加强对内部审计准则、指南的学习,通过内部审计指导深入了解行业、系统、单位的内部审计特色和方式方法,帮助提升内部审计工作质量。

二、从意识形态到行为模式,探究经济发展“深度”,促进审计行为标准科学

(一)经济发展模式的“色彩误区”

中美贸易争端的原因,是美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红色”意识形态的颜色之争,更是经济秩序重构分工的国力之争。我国力争从长期扮演的资源提供方、劳力输出方、简单加工方的低端定位,向美国占据的有定价权和知识产权的高端产业链上游进行角色转变。但中美贸易争端的产生,也暴露了经济模式中的部分“色彩误区”。一是部分“红线”标准的过界。如近年来出现的毒奶粉、苏丹红、假疫苗等现象,触犯了关乎国计民生、子孙后代的经济领域“雷池”。二是部分“红黄牌”禁令形同虚设。如针对化工、煤炭等传统行业的污染排放问题,部分地区经环保部督察后仍屡教不改。三是个别“大红大紫”行业尾大不掉。如房地产行业作为支柱产业,由于行业的高额利润和经营效果的快速,对许多需要长期积累发展的实体经济行业,产生了较大的虹吸和挤出效应。

(二)经济发展的“色彩改良”需要审计监督

中美贸易争端,是意识形态对立下经济模式重构的必然结果,是对经济产业链的制高点位置、定价权垄断和话语权优势的争夺。中国除了要以多种形式“还以颜色”外,更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红色”道路,对经济进行“色彩改良”,探寻经济发展质量的“深度”。

一是发展“绿色经济”。习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所谓绿色经济,不仅指生态环境的治理保护,也包括节能降耗的执行,还有循环经济的发展方向。需要审计继续深入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监督,促进生态环境保护。需要审计关注企事业单位经营发展中的节能降耗问题,检查核实相关指标应用情况,审核单位循环经济发展的规划制定、落实和效益情况。

二是精耕“红海经济”。许多传统经济行业当前已处在“红海”,市场参与者众多,无鲜明行业壁垒,行业竞争主要依靠价格差异、生产效率等因素。要发挥“工匠精神”,对传统行业进行精耕,开展精细化管理。需要审计加强对企业发展战略、经营规划、生产效率的研究,审核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指标,关注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治理情况和风险管理的防范情况。

三是研究“蓝海经济”。蓝海经济,泛指人工智能、云计算、虚拟现实等新经济领域,行业发展还处在“从0到1”式的探索创新阶段,行业前景广阔。要在新经济领域大力研发投入,抢占行业制高点,抓住通往未来经济的“钥匙”。需要审计重点关注地区产业政策调整、研发经费投入、科技人员引进情况,关注企业单位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先进型企业、科技企业孵化器以及研发费用的使用抵免情况等。

(三)促进审计行为标准的“色彩定位”

经济产业模式的“色彩误区”,需要经济发展“色彩改良”过程中的审计监督,也需要审计行为标准的“色彩定位”。

一是加强审计“又红又专”的定位。习总书记指出,“审计机关要树立‘四个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青年审计干部要牢记审计职责,谨守审计本分,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中央审计委员会成立的历史背景和政治意义。

二是明确审计“黑白清单”的范围。所谓黑色清单,即审计工作的负面清单和责任清单;白色清单,即审计工作的权力清单。在依法治国的背景下,审计要有所为和有所不为。青年审计干部有着蓬勃的朝气,更要严格依法审计,不为权力所驱动;加强审计理论研究,不为无知所盲动;加强审计廉政建设,不为利益所躁动。

三是完善审计“金点子”的职能。习总书记指出,各单位要“深入研究和采纳审计提出的建议,完善各领域政策措施和制度规则”。审计的定位不是揭示问题,而是帮助提高。青年审计干部普遍年轻气盛,有着发现问题多多益善的冲劲和找寻大案要案的拼劲,更要不断提高审计宏观分析能力,提高审计建议的科学性和指导性,促进被审计单位加强管理控制和完善治理环境。

三、由路径导向到系统融合,探索经济发展“高度”,促进审计发展方式完善

(一)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依赖”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由传统经济产业向现代经济模式转变的关键时期,贸易争端也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长期以来的路径弊端。一是对杠杆的路径依赖。如从最早4万亿的基建刺激,到现在货币超发,经济发展过于依赖“大水漫溉”式的增加投入。二是对生产的路径依赖。如从五六十年代的“大炼钢铁、赶英超美”,到现在光伏、汽车等传统产业“一拥而上”后的普遍产能过剩,经济评价过于重视生产,忽视消费和流通。三是对房地产的路径依赖。如从“房地产的黄金二十年”,到现在房地产对“六个钱包”的透支,经济行业过度“一个中心化”,造成了其他行业的边缘化。

(二)经济发展的“路径拓展”需要审计监督

要打破原有经济模式中的路径依赖,需要经济要素实现生产资料、资金、资源的全流通发展,经济行业实现去中心化的“百花争鸣”,经济路径实现自下而上的“高度”拓展。

一是夯实“基础”产业。中美贸易争端直接反映了我国对美国大豆等农产品以及石油天然气的庞大需求,无论经济如何发展,工农业作为第一第二产业,都要守好底线,维护最低耕地、水源等生活必需品标准。需要审计加强对民生政策贯彻执行情况的审计监督,加大对粮食安全、水源保护、菜篮子工程、供气供暖等民生问题的关注力度,加强对国家战略储备物资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

二是构造“中枢”产业。要加强商业、航运、贸易等领域的发展,促进商品流通和贸易中转,扩大服务业的经济比重,构造经济生产、服务、流通的中枢环节。需要审计重点关注商事制度改革发展情况,梳理商事改革管理措施,研究营商环境建设,关注现行经济发展中不适应贸易、商业、服务发展的体制机制困难和政策制度障碍。

三是打造“天际”产业。科技创新没有止境,要大力促进集成电路、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科技产业的进步,加强科技领域的理念变革、方法创新和服务升级。需要审计工作与时俱进,不断加强对国家科技政策贯彻执行情况的审计监督,重点关注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科技项目申报验收、科研人员收入增长、科技经费体制管理改革、科技人才政策执行等内容。

(三)促进审计发展方式的“路径融通”

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依赖”,需要经济发展“路径拓展”过程中的审计监督,也需要审计发展方式的“路径融通”。

一是加强审计的制度导向。习总书记指出,“要深化审计制度改革,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创新审计理念。”青年审计干部要不断学习审计质量控制、结果运用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研究完善重大政策贯彻执行情况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国有企业改革审计等审计类型制度办法,促进审计准则、规范、指南的研究修订。

二是促进审计的交流导向。青年审计干部要加强“背靠背审计”和“面对面交流”之间的协调发展,耐心倾听被审计单位合理的意见建议,做好与被审计对象之间的沟通交流,做到合作审计、和谐审计、快乐审计,实现审计与被审计单位之间的协作发展和合作共赢。

三是完善审计的技术导向。习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科技强审,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审计技术创新,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计算机辅助审计,也是审计内容上的信息系统审计发展,更是审计行为理念和方式方法的科技创新。青年审计干部对新生事物有着天生的敏感和好奇心,更要运用云计算理念、大数据资源和信息技术分析手段,实现从审计计划确定、到审计重点划定、到审计取证核定等一系列的科技辅助和技术创新。

综上所述,中美贸易争端促使我国经济发展结构、模式和方式的改进,对审计监督的需求,也促使审计从工作模式、行为标准和发展方式上进行完善。青年审计干部要结合特殊的背景要求,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为我国经济发展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Copyright © 2007 中国教育经济信息网管理中心 
   京ICP备13030111号-3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118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北京科技大学 邮编:100083 电话:010-62334008
Email:Ceesupport@cee.ust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