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内部审计队伍建设研究
 

新时代高校内部审计队伍建设研究

赵俊玲

《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自202051日起实施,对2004年教育部制定的《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进行了全面修订,提出了新时代教育系统内部审计的定位、机构、人员、职责、权利、监督等,完善了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制度,对高等学校内部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促进高校规范治理、完善内部控制机制、预警防范风险和提质增效等方面的作用,探索和研究新时代审计工作的新思路、新特点、新方法,需要建立一支信念坚定、作风务实、专业结构合理、业务精通、极具战斗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内部审计队伍。

本文对高校内部审计队伍建设当前面临的问题及加强高校内部审计队伍的建设措施进行了分析。

一、高校内部审计队伍当前面临的问题目前高校内部审计队伍主要存在以下3方面的问题:

1.人员结构有待改进

一是专业结构不匹配。目前高校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背景主要是财会、工程,缺少既懂财务审计,又懂法律、建筑工程、经济、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这限制了内部审计的深度和广度。在审计信息化日益重要的当下,需要将业务发展与大数据有机结合,提高审计效率,确保审计质量。

二是年龄结构不合理。内部审计人员缺乏梯队式的培养体系,断层相对厉害,或老龄化严重,或过于年轻化,无法有效实现传、帮、带”的日常培养体系。

2.业务能力有待提升

一是内审人员知识体系薄弱。因为审计业务繁重,审计人员参加培训的机会少,知识结构相对单一陈旧,大都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或丰富的实践经验,思维固化,依懒于常规方式开展工作者居多,许多审计工作还停留在凭证抽查上,甚至可能存在以项目经验代替证据的习惯,问题洞察力弱,从宏观上分析把握问题的能力差,审计结论的精确度受影响。

二是持续学习能力不均衡。大数据审计的复杂性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具有一定的会计基础、数据挖掘和分析能力,还要求有能力快速学习并掌握相关的大数据处理技术,将复杂多元的数据进行有效清洗,用计算机语言的方式巧妙地转化为成果,实现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效果,提高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不少内审人员对新事物的接受较慢,主观意识上不愿意接受新知识,或者一知半解后中断学习,退回到继续以excel技能为主要数据处理工具的阶段。

三是缺乏有效沟通手段。审计工作不仅要求审计人员具有精通的审计业务知识和专业技术水平,而且要有娴熟的沟通技能。多数审计人员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了具体业务中,而忽略了与分管领导和被审计对象沟通的重要性,缺乏主动沟通意识,有的甚至造成了被审计对象的误解,对审计工作形成了负面影响。

3.工作作风有待加强

审计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宏观性很强的工作,对审计负责人、对审计队伍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推动依法治校,加强内部控制,需要审计负责人开拓创新、善于担当、统筹谋划,需要内审人员坚持原则底线、敢于碰硬。但有的审计人员缺乏担当精神,以维持常规工作为工作主基调;同时团队战斗力偏弱,团队缺乏活力与创新力。

二、新时代高校内部审计队伍的建设措施

新时代审计关口前移,由事后审计向事前审计、事中审计转型时,高校内部审计发挥监督、评价和建议职责,推动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键在于审计人员专业胜任力及战斗力。

1.铸造柔性管理的审计团队

一是团队负责人要有魄力。优秀的团队负责人是审计队伍的灵魂。审计负责人人需要信念坚定、清政廉洁、洞察力敏锐、勇于创新、统筹谋划、组织管理能力卓越,善于运用新技术、新手段坚持科技强审,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工作开展中有魄力、有感召力、能够以德服人。审计负责人要平衡审计团队的分工与协作,充分挖掘审计成员各自的优势,创建讲学习比能力、讲实干比贡献、讲创造比绩效的工作氛围,为团队成员排忧解难,为学校谋发展。

二是团队建设要有规划。首先,建设多元化内部审计队伍。向主管部门申请新增人员编制,合理配置审计人员,在传统会计学、审计学、工程建设等专业背景的基础上,适时遴选部分具有统计学、法学、信息技术等多学科专业背景的人才充实内部审计队伍;科学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训计划,形成灵活、务实、高效的人才培育体系,着力培养内部审计精英,渐近式完善审计队伍与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多渠道解决复合型人才缺乏问题。其次,多路径培养内部审计人员。多路径提升内审人员履职尽责的能力,提高内审人员的思辩能力和审计取证、分析研究能力,梯队式培养审计人员。重视审计人员的继续教育,从体制、机制上保障审计人员的系统培训,加强审计、会计、经济、管理、工程、信息化、计算机等学科知识的全方位培训学习,完善高校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知识结构;以审代训,选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资深审计人员与经验不足的审计人员结对子,在审计项目中一对一指导,通过言传身教促进业务水平的迅速提升;推动内部培训常态化,通过每周、每月的工作例会,及时就当下进行的审计项目进行交流,为团队成员创造浸润式的学习机会;设立挂职锻炼的机会,鼓励并支持审计人员深入相关工作岗位挂职,拓宽内部审计人员的思考维度,在处理审计业务时换位思考,提高审计成果的代表性与针对性。再者,创建交流学习平台。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开阔视野,打通跨行业、跨校际、跨处室的交流共建机会,汲取不同单位在内部审计工作中的特色与创新,在交流学习中触发工作灵感,借鉴审计经验,优化审计流程。最后,培养特约审计员队伍。在内部审计力量有限、内部审计人员知识结构不完善、社会审计力量对高校治理不甚了解的情况下,根据审计项目侧重点的不同,聘请校内相关专业或职能部处的优秀人员兼任特约审计人员,提供技术支持,形成审计合力。

三是团队管理要有温度。首先,培育团队协作文化。审计部门是职能部门,还是项目组,更是管理单位,要通过有效的管理推动审计质量的提高,推动审计工作良性循环。要加强团队文化与团队凝聚力建设,以团队文化促进成员间的团结互助和密切配合,在团队成员的协同努力下,团队绩效会大于个体成员绩效的总和。审计人员间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支持,信任彼此的品质和能力,尊重彼此的意见和观点,求同存异、合力拼搏,共同促进部门建设。其次,鼓励团队成员各展所长。每个审计人员的性格和能力不尽相同。有的审计人员沟通与交流能力强,有的审计人员文字组织能力更胜一筹,有的审计人员大数据分析与应用能力更擅长,通过业务培训和轮岗鼓励审计人员强其所强,支持团队成员补短板”“强优势。再者,采用赋能的激励模式。完善内部审计人员考核评价体系和专业技术岗位评聘制度。从业务能力与审计业绩出发,加大审计人员业务考核力度,并与工作绩效挂钩,强化忧患意识,激发个人主观能动性;指导审计人员正确评价自我,协助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确定职业发展路线,并为其提供职务晋升平台或职称晋升平台,提升审计人员的自我效能感。最后,培植精品审计项目。坚持常规审计业务的程序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管理,积极探索实践绩效审计、内控审计等审计新领域,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强化数据审计思维,增强数据审计能力,实现信息技术与审计业务的深度融合。通过良好的文字组织能力提高审计报告的可读性,通过制作精美的效果图直观且美观的展示审计成果,提高审计成果的可视化效果。基础业务的扎实开展与新生业务的探索实践,要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群策群力协同培育精品审计项目。

2.培养刚性素养的审计人员

一是坚定信念,夯实作风。政治素质是综合素质的核心,同时,政治素质更是审计人员的基础素质,审计人员要始终将政治学习摆在第一位,用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审计人员要将坚定的理想信念作为工作中的动力之源,将理论修养的提升与业务学习有机融合,自觉把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贯穿于审计工作各方面、各环节,多渠道加强高校内部审计人员政治素养的提升。审计人员要在业务开展中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审计标准,明确自身定位,牢固树立监督者更要带头接受监督”的意识,严于律已,恪尽职守,时刻保持“清醒,坚决抵制各种诱惑,防微杜渐,守住底线、不越红线、不碰高压线。坚决贯彻《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围绕年度审计计划及审计实施方案,做到应审尽审,一个不落、一个不缺,既不越位,也不缺位

二是增强素养,提升能力。首先,保持终身学习能力。内部审计工作的内外部环境发生着较大改变,审计理论和审计实践不断有新发展,要想提高审计质量,审计人员必需具备终身学习能力,激发工作激情与学习动力。审计人员需要掌握财务、审计、经济管理、建筑工程等审计业务基础知识,需要具备统计抽样与数据分析能力,还需要掌握法律、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等审计相关知识。通过持续学习,审计人员会形成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理念,既在书本中学知识,也在实践中学经验;会逐步完善知识体系,拓展审计思路,正确研判、预判审计风险点,审计建议更具针对性;会成长为肯干实事、业绩突出的审计骨干。其次,提升审计敏感度。审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敏锐切入审计问题,用最短时间抓住重点,并以审计敏感性为基础,从事物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两个方面出发,发现现存问题、提出合理建议。这要求审计人员在工作中丰富自身阅历,注意经验总结,注重碎片化学习,要擅于抓住事件的本质与要点,避免照本宣科、对问题过而不见。再者,具备时间管理能力。在审计业务量逐日增加、审计范围日益扩展、审计质量精益求精的现状下,审计人员必需具备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既能高效完成各项审计工作,又能保持个人自主学习,还能协调处理家庭与工作的关系。最后,重视有效审计沟通。随着审计对象的日益多元化,项目开展过程中与被审计单位的有效沟通更加重要,一方面是为了更加深入详实的了解相关事项,另一方面深入学习被审计单位的业务后方能根据相关法规发现问题并提出执行性强的审计建议。高校内部审计人员要加强背靠背审计”和“面对面交流之间的协调发展,灵活运用沟通技巧、有效开展审计交流。通过同理心拉近与被审计单位的心理距离,坚持审计原则的同时与审计对象站在同一视角思考与分析问题,促使被审计单位保持良好的心态、主动配合审计人员正常开展审计项目、能够接纳并有效整改审计发现问题,营造更加融洽的审计环境,实现和谐审计。

随着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不断推进,高校内部审计的任务与审计人员胜任力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大,高校审计队伍建设任重道远。


 
  Copyright © 2007 中国教育经济信息网管理中心 
   京ICP备13030111号-3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118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北京科技大学 邮编:100083 电话:010-62334008
Email:Ceesupport@cee.ust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