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审计资源整合提升高校内部审计工作效率
 

加强审计资源整合提升高校内部审计工作效率

顾红兵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党和国家对高校管理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内部审计机构是高校管理的主要监督部门之一,社会各界、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管理层以及教职员工对内部审计监督的期望值越来越高,高校内审机构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任务越来越重,现有内审资源已远远不能适应审计需求,严重制约了内审工作效率和内审工作质量的提高,有效的整合审计资源已成为燃眉之急。

一、审计资源的概念和分类

审计资源是指审计机构为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所拥有或能够支配利用的资源要素。审计资源大致可分为审计人力资源、审计组织资源、审计信息资源、审计技术资源、审计成果资源以及其他能够为审计所用的潜在资源等六个方面。

二、审计资源整合的意义

1.审计资源整合是高校内审发展的客观需要。面对不断增长的审计监督需求,高校内审力量不足、综合素质不高等问题日益突出,只有通过资源整合,才能进一步提高高校内审工作质量和效率。

2.审计资源整合是提高高校内审效率的重要途径。资源整合有利于从宏观上规划、微观上计划使用资源,避免资源的重复投入和浪费;有利于资源配置优化,实现科学化的审计管理;有利于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缓解审计资源短缺的困境,提高审计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

3.审计资源整合是高校内审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国家对审计监督全覆盖的提出,要求审计部门依法使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都在审计监督之下,整合审计资源已成为缓解当前审计资源供求失衡的必然选择。

三、当前高校内部审计资源整合所面临的困难

1.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三驾马车资源整合的有限性。在目前我国审计体系中,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内部审计总体目标基本一致,但受职责关系所限,在具体审计目标上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在组织架构以及业务管理上又是大相径庭,造成审计信息资源相互利用缺乏畅通渠道。

2.内部审计力量的有限性。内审任务越来越重,而大部分高校内审机构的编制并未随业务量的增加而增加,另外熟悉工程造价、内部控制以及绩效审计等专门领域的审计人员严重短缺,单凭原有人力和老化的知识结构已无法胜任审计工作实际需求。

3.审计手段的有限性。受审计环境和审计队伍素质的影响,很多高校还未建立起审计信息系统,大部分的内审人员还未掌握计算机辅助审计等现代审计技术和方法,智能审计更别提了。

4.审计成果运用的局限性。审计成果运用是审计工作的最终价值体现。但目前高校还未形成一套比较规范、科学、系统的审计成果运用长效机制,对审计整改落实和进度缺乏制约措施。

四、审计资源整合的思路和对策

()立足内部审计资源统筹管理,实现审计资源优化配置

1.以改进审计计划管理为先导,创新审计计划管理模式

在审计资源还不能完全满足对全部审计对象进行全方位监督的情况下,内审机构需要根据学校发展规划和审计资源现状,对一定时期审计工作的目标、任务、重点、步骤及组织措施等进行事先的统筹安排,依据重要性原则编制审计计划,优化审计资源配置,保证审计目标实现。

2.创新审计项目多专业融合模式。积极探索以财务收支、预算执行、经济责任、科研经费、工程以及绩效等专业审计为抓手,加大各领域审计项目的整合力度,拓展审计的广度和深度,做到同一审计对象不同项目同步安排、协同实施、点面互通、成果共享。例如:在开展二级学院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同时成立多个审计小组或成立一个综合审计小组附带进行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科研经费审计、绩效审计或其他专项审计。通过多种类融合审计有助于更加完整全面客观地对被审计单位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揭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多视角剖析原因,系统思考对策建议,从而提升内部审计的工作效率。

3.创新审计信息和技术资源整合模式。信息化建设是推进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审计信息资源共享的重要条件,审计信息和技术资源的整合或许是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间内审计资源整合的最重要手段。通过计算机辅助审计、智能审计等现代化手段,可以加强对电子业务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能力,充分发挥信息化手段在资料收集、信息传输、数据统计、指标分析、挡案存储等方面的优势,从而促进审计质量和效率的全面提升。充分利用审计管理系统,建立起审计人才资源数据库、法律法规数据库、被审计单位信息数据库、审计资料数据库以及审计成果数据库等,提高资源共享水平,为建立科学的审计管理体系、审计质量控制体系提供信息技术支持。

()立足外部资源整合管理,实现审计资源共享共赢

1.合理利用社会审计和国家审计资源,实现优势互补

正确处理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三驾马车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发挥审计监督体系整体效能。

1)内部审计和国家审计资源整合途径:一是国家审计对内部审计进行指导和监督。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根本目标是一致的,作为政府职能部门国家审计有责任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业务指导和监督,在对高校进行国家审计时,可以对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并将检查和评估结果作为确定审计风险和选择审计方法的重要依据,纳入审计评价单位内部控制的内容之一。二是推动完善内审工作机制。国家审计机关要推动完善高校内部审计制度,健全内审工作机制,明确内审机构的独立性,确保内审队伍稳定和工作质量,充分发挥内审职能作用。三是充分利用内审工作成果。国家审计可以将高校内审工作开展、审计整改等情况,作为审计方案编制的参考依据。在实施审计时,可以在评估单位内审工作质量基础上,利用内部审计工作成果资源,避免重复审计,节约审计成本,提高审计效率。

(2)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资源整合途径:一是建立社会审计资源准人制度。通过政府采购等招标方式,建立社会中介机构备选库,建立公开、公平、公正、规范的委托审计工作机制;在整合社会审计资源时,可采取以内审为主导,聘请社会中介机构和行业专家参与内部审计项目,也可将审计项目直接委托社会审计中介机构实施,尤其在一些工程、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等特定的领域,可以充分利用社会审计的人才资源、技术资源以及信息资源优势。二是建立委托审计承诺制度。高校内审机构要加强对被委托社会中介机构进行管理和监督,以契约的形式,明确委托审计工作要求和工作责任;签订委托协议时,同时签订受托审计《廉政承诺书》以及《保密承诺书》等协议,规范和约束社会中介机构委托审计行为。三是建立日常管理工作制度。以工作例会制、月报制等为抓手,加强对委托审计工作的过程管理;以复审评估为抓手,加强审计委托质量监管;以廉政承诺、保密承诺为抓手,促进受托审计人员自觉遵守审计职业道德。

2.加强与校内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实现资源共享

内审机构在保持独立性的同时,也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协调和配合,纪检监察、组织、财务等部门虽然职责不同,但相互之间有着内在联系,可借助其他监督体系的力量,实现监督资源共享。

(1)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加强部门信息沟通。为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内审机构可与纪委监察等部门建立案件查处和预防协作配合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完善审计情况通报、部门对口联系以及案件线索移送等制度,充分发挥部门联合督办机制作用。通过加强情况通报、问题处理、案件查处、责任追究、督查整改等方面的协调配合,做到信息共享、分工负责、分类督办。

(2)建立完善审计整改工作机制。通过建立审计整改责任制,健全审计整改函询制、审计整改报告制、审计整改跟踪回访制以及审计整改问责制等措施,建立完善审计整改制度,形成审计整改闭环管理,切实提高审计整改的质量和效果,增强审计整改约束力。

3.建立完善审计成果运用机制

审计成果如果得不到有效运用,那审计工作无疑就是在做无用功,所有其他资源的整合都是在做无用功,实际上就是对审计资源的最大浪费,另外还会在干部群众中造成极其坏的影响。所以说提高审计成果运用效果,是当前审计工作转型,提升审计工作绩效,维护审计监督严肃性和权威性,必须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加强审计成果运用途径:一是建立领导干部廉政档案。将审计报告及审计整改报告纳入被审计领导干部廉政档案;对于拟提拔使用的领导干部首先应查阅其历年被审计情况,以及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尽量避免带病提拔现象。二是建立问责机制。凡是涉及问题比较严重以及屡审屡犯的单位和领导干部,由纪检监察、组织等部门予以诫免谈话或警示谈话,直至追溯有关人员责任,使审计结果在问责中得到落实;对无正当理由不按期整改、对移送的问题不作调查或处理、对无故拖延、推诿甚至拒不整改等影响审计整改成效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处理,追究有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三是建立结果运用反馈机制。有关部门对审计移交的违纪违规线索,应及时将调查结果反馈审计部门,对提请协助落实的审计整改意见,要积极予以支持和配合,并将落实情况及时函告审计部门。四是建立审计结果运用通报制度,加强民主监督的力度。对于审计发现的问题要在全校范围内通报,让师生员工都来参与监督。另外对同一类型同一性质的问题,只要在学校范围内再次发生,不管这个部门之前有没有发生过,皆不作为初犯对待,将从重从严处理。


 
  Copyright © 2007 中国教育经济信息网管理中心 
   京ICP备13030111号-3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118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北京科技大学 邮编:100083 电话:010-62334008
Email:Ceesupport@cee.ustb.edu.cn